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

居家照護隨筆



  跟著居家護理師跑了幾個月的居家照護,想寫篇文章紀念我的所見所聞:
行動GPS
很感謝帶著我出訪的居家護理師們,和家屬聯絡時間、攔車、訪視動線等都由她們一手包辦,而且她們還是最佳行動GPS,讓我一上車就可以輕鬆的滑手機,或稍做休息,尤其我跟東區一整個很不熟,她們總有辦法帶我順利抵達案家。話說有些家真不好找,有時候是路、巷交錯的難找;有時候是明明16號在眼前,但是163樓卻是在眼前這棟建築物的後面那棟;有時候同一層同時有3~5戶人家,門旁也沒有標門牌,常常按錯門鈴,或是只好再打電話請案家開門,不然還真不知道是哪一戶。

曾實際碰過或聽過她們跑居家的甘苦談,包括攔車時兩台計程車都想做生意,被其中一台計程車司機辱罵;遇到案家的大樓管理員說話不客氣;跟有很多不合理要求的案家家屬交手;初次訪視案家時她們其實都會把防狼噴霧器放在胸前明顯處警戒;加上得一直背著百寶箱般的大背包裝著要置換的管路、清潔用具、讀卡機、平板電腦等等,十分辛苦。同樣有跑居家護理的復健科李主任體諒她們的辛苦,之前出訪和她們坐上計程車後就會把大背包搶過來,讓第一次跟他合作的護理師覺得很訝異,又把背包搶回來,李主任卻再搶過去而且笑而不答,下車後,李主任就會一路背著大背包到案家,因為體諒她們的辛苦,此舉深深讓許多居家護理師感動著
居家禮儀,待客之道
  記得某次拜訪一個案家,發現病患的兒子對於長照很有概念,會積極鼓勵陪伴老人家雖然辛苦,也要下床走走,詢問他這些老人家照顧細節的時候,他總是很謙和地說,我不確定這樣對不對,我是想說…(描述他的想法)。他的想法具備長照的許多觀念,一聽就知道他下過很多功夫。然後居家訪視結束後,離開時,他送我們到門口,並且在門口目送我們直到搭上電梯離開。整個相處過程,很難不讓人感受出他絕對是個成功的大人物,我很好奇他究竟是哪個領域的菁英XD跟同行的居家護理師讚嘆這位家屬的待客之道,她也說,很多時候,我們也是藉此機會學習居家禮儀,待客之道

話說因為我們家家裡都是赤腳行走,冬天我也懶得穿拖鞋,所以我一開始還蠻不習慣進案家,要穿案家幫我們準備好的拖鞋這件事,常常都要護理師或家屬提醒我,但是,當我要進案家廁所洗手,準備幫病患做身體檢查時,才驚覺拖鞋的重要性,不然襪子弄溼就麻煩了XD
尋找每個個案/案家的記憶點
  我對於每個個案/案家的記憶力還不錯,聽居家護理師說,有些總醫師要跑5~6次才記得一些個案,我則是1~3次就可以記得。曾和護理師聊到,復健科李主任的記憶方式是記得該案家周遭有什麼店或建築物我自己的記憶方式則是家裡的擺設風格,再搭配個案或家屬的一些特色,或是故事。像是家裡是日本和室風格、個案總是吐舌頭、曾裹小腳的百歲人瑞、家屬送禮喜歡送養樂多等等XD[話說許多外籍看護特別喜歡送我們切好的水果:)]雖然我人跟名字不容易對起來,但是通常進門的那一刻,我大概就知道有沒有來過。居家護理師們也知道我對個案的記憶力不錯,每次在計程車總是會試圖描述接下來要去的那個個案的許多特色,來試看看我會不會想起來,因為只要我想起來是哪一個,就會丟出更多關於我對於這個個案/案家的特點描述,有些特點也會讓她們覺得我講得很到位:)

話說,某次一位護理師描述說那個案家的特色就是家裡很大,我立馬笑說,在大安區周圍跑居家照護,家裡很大絕對不是個特色,我常常進到案家,就覺得我是進到大飯店的房間,都是一些我打拚一輩子都不知道有沒有辦法住得起的家XD
曾叱吒風雲的個案故事
  在大安區周遭跑居家,自然見識到不少名人、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很多時候,我都是回來的路上才好奇地Google一下個案的名字,才發現果然個案是位有辦法被列在維基百科裡的名人。有時也很難想像這樣昔日叱吒風雲的名人,如今洗盡鉛華地成為病患。上個月去了某案家,發現家裡擺著一位年輕帥哥播報新聞的相框,相片已有些斑剝。後來跟病患攀談時才知道那是年輕時的他,連沈春華都得稱呼他為老師,他也跟他們家人很熟。我意外挖出許多故事,連居家護理師也大感意外,因為她也才剛接手這個病患不久。

有些案家的故事是有情有義的代表,像是有個奶奶曾在眷村照顧一位失去父母的孤兒,這個孤兒也認她為義母,後來這個孤兒功成名就,成為一家公司的大老闆,就主動把這位奶奶安排到跟他公司同棟大樓的一戶就近照護,除了有一位外籍看護、我們居家護理家訪之外,他還特別請了一位奶奶專屬的特別護理師,和外籍看護一起照料奶奶。
對於家的想像
  這幾個月來,看過70個以上的案家,也開始會比較各家家裡擺設、特色跟舒適度,開始對於自己未來的家有些想像藍圖。記得讀完<<零雜物>>這本書時,最震撼的一句話是「當今台北市房價一坪平均4~50萬以上,若堆積的雜物占了3~4坪的空間,豈不是浪費1~200萬買了自己不能利用的空間?」。確實,我拜訪過這多家庭,感覺最舒適的就是沒有雜物的家,誠如書中所言:「為什麼飯店房間讓人放鬆?因為它沒有多餘的裝飾品,也沒有亂七八糟的雜物等待收拾。」雖然我媽會認為要勤儉持家,所以他蒐集了一些瓶瓶罐罐,想像某天會能來裝東西,但是事實上根本最後都沒派上用場,反倒是每年大掃除的時候,還得將他們移開清掃,再移回去。我自己的想法是相信「少就是多」,我的衣物也是如此,我每次換季的時候都會盤點自己的衣服有哪些,而且盡可能將它們掛在衣架上,而非收在抽屜裡,因此我很清楚我到底有幾件衣物,去百貨公司逛街的時候,也會比較理性地想到,確定家裡確實是沒有同樣款式的衣物才下手,避免失心瘋買到太類似的衣物,而且這樣一來,我每天出門著裝穿搭也很簡單,花不了多少時間就能體面地出門。我自己的經驗也是,常常留著某個不常用的東西幻想著某一天能派上用場,往往最後只是淪為佔空間的雜物。喜歡閱讀的我,當發現我已經追不上失心瘋買書的速度時,也陸續認賠出清許多書給二手書店讓自己的生活空間更加清爽。誠如日本整理專家近藤麻理惠所言:「閱讀一本書最好的時候,就是你遇到它的當下」(不要常幻想先買起來,然後之後再來看)。雖然我目前還是沒辦法完全做到,但是確實有朝這樣的大方向去做。

  一些集團老闆的家裡都擺著他們家人們的大幅肖像畫,我推測或許是希望他們不忘本?一些成功人士[主播、審判長]等等則常將他們的大照片放在客廳,讓來訪的客人很容易注意到他們的成就XD一些養著可愛寵物的家,有時也會讓我有點羨慕:)


用電腦時貓咪也過來湊熱鬧



在沙發上慵懶躺著的貓咪
 病歷記載優化思考
記得之前當實習醫師時曾看過一位很強的內科學長,有自己設計一套自己獨特的病歷格式,從此開啟我對於形塑自己獨特病歷的思考,後來也確實有研發出一個我專屬的格式,讓我尤其在照顧內科住院病患上更加方便。如今我走家醫科,將來會到基層診所看門診,我也同樣地開始思考如何改進自己的門診病歷,目前已用記事本檔儲存包含常用的問診項目和身體檢查項目避免自己遺漏。同時若看到其他醫師讓我覺得很棒的記載方式,也會記錄下來。像是最近發現一位新陳代謝科醫師記錄糖尿病病患的職業(輪班工作,飲食時間無法正常,壓力大,容易在飲食上放縱自己)和飲食型態(是否外食,吃宵夜等),就讓我覺得很棒,立馬加進我對於糖尿病或高血脂病患的病歷紀錄項目中。記得之前Round精神科時,就看到他們會記載病患是自己一個人來的,或是家人陪同,因為可以顯示病患的社會支持好不好,病患的病識感如何是自己願意求醫,或者是被家人押著帶來求醫等資訊。

關於居家病歷書寫,我開始會記一些個案家裡的環境,甚至是案家的私事資訊(如新養一隻金絲雀、兒女住國外),記這些東西對於醫療本身沒啥用,卻有助於拉近跟個案/家屬的關係,之前也曾看過其他醫師的門診病歷紀錄類似的東西。人都是自私的,會對於對自己好奇的人有好感。我當初走家醫科的理念是,透過一定程度的關係建立,來試圖說服病患採取適當的預防保健措施,避免慢性疾病的惡化。因此重點會是在對於建立關係的努力上,若能多下點功夫,多記錄關於病患的一些事,增加病患的好感,當你要動用累積的關係能量進行說服時,才會有一定的力道。我蠻喜歡<<老護理長的36堂人情課>>書中所說的:一般人說的套關係,在我看來,也可以說是創造關係。我和個案為同一目標而奮鬥,這目標就是健康至上,在這層次上,我們就是合作夥伴關係。
長照醫療現場
  很多時候,雖然我們會有許多關於長照的醫療信念,然而,也得配合著家屬或照護者的期待,甚至有時也有些無力…。有位已經在洗腎的末期腎病奶奶,仍放著尿管而需要我們每個月前去更換,事實上,她的尿量根本已所剩無幾,尿管是沒必要的。但是負責照顧她的爺爺卻擔心變動,因此一直無法接受讓奶奶拔掉尿管試試,只希望所有的現有處置繼續,便可以維持現在安定的狀態。我目前仍在努力試圖找到個契機,說服他們移除尿管。有個爺爺因為先前在家裡跌倒,即便後來經過醫治,整體的肌力已回復成足以走路,他卻仍因心有餘悸,而只敢以輪椅代步,我第一次看他便積極鼓勵他在家屬的陪伴下多走路,不確定後續實行效果如何,畢竟關係還未累積建立就提出這樣的建議,未必能讓他聽得進去…。

  我的醫術仍有許多進步的空間,常常也是從居家護理師那裡學到傷口照護的許多新敷料和處置措施,長照社會資源和長照費用等相關大小事,偶爾也從核對病患藥物的過程中,學習其他專科醫師的用藥技巧和思維。我在從事居家照護時,不斷地實踐做中學、現學現用的過程,也不時在思考著我能給眼前的病患提供什麼樣更多的價值,而不僅僅是完成一項例行公事
獲得可愛的手工皂
  我們醫院的居家護理師們,都有加入手工皂的社團,彼此會切磋手工皂技術和團購相關用品。我知道她們的辛苦,都盡力配合著她們的行程安排,在她們忙碌時會幫忙插健保卡和收拾東西,時常也會在計程車上跟她們聊聊,意外地因此有收到她們送的手工皂,嘿嘿。[不過手工皂目前仍被政府歸類於化妝品的一種,因此只能私下送人,不能太張揚,否則可能有罰款]手工皂觸感和洗淨力很重要,可愛的壓克力皂章更是不能少會瞬間讓手工皂的質感大增!我曾遇到熱衷可愛圖案皂章的護理師,還特地請她老公出差到國外時,幫忙從國外把皂章帶回來XD

  不久前,有位居家護理師被調動到院內的其他業務,不再專門跑院外的居家護理。曾聽一位居家護理師轉述,那位護理師有在聊天時提到,蠻懷念和我一起跑居家護理的日子,不過我還未婚,這樣講怕會被別人誤會,哈哈XD[其實她們年齡都大我10歲左右,而且幾乎都已經有家室]

手工皂-杯麵圖騰



小熊手工皂



玫瑰造型手工皂



雙色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