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6日 星期日

基隆診所小院長


基隆診所小院長
  離開國泰後的這幾個月來,變動性遠遠超乎我的想像。從原本定位是要專門在診所外挨家挨戶拜訪的居家醫師,變成承接腹部和甲狀腺超音波業務的門診醫師。從基隆七堵診所的單純受雇醫師,變成基隆市區診所的負責人(院長)。感覺再多的計畫,真是永遠趕不上變化…。
從台北東區到基隆的選擇
  當初選擇到基隆工作,主要是因為相中我的老闆是個成功的開業醫,做的業務相當多元:除了超齊全的門診業務(有超音波,心電圖,驗尿,可傷口縫合換藥,注射波尿酸等),而且身為成功的社區醫療群核心成員,負責主辦各診所間交流的月會,並包含去幼稚園幫孩童打疫苗、跑居家照護、長照機構駐診、和基隆市衛生局合作辦理成人健檢業務等等。就如同各行各業初入職場的新鮮人,都會希望到成熟的大公司先學習、拓展視野一般,我也是抱著挑戰讓自己盡速學習成長的心態,決定前往基隆打拚。此外,在住院醫師時期,我就有跟現任的老闆合作過,假日時幫忙支援幾場健檢活動,除了小小賺個外快,更是觀察我老闆和診所的眾多工作人員,相處起來確實蠻融洽的,因此決定加入這個團隊。當然,不可否認,比起在雙北都會地區診所工作,足足高了3~5萬的薪水,也絕對是一大誘因XD
  這項選擇要付出的代價就是交通時間和早起的生活。雖然七堵已經算是交通相對便利的鄉下,因為七堵算臺鐵中的大站,大部分自強號都從松山站起,就會跳過南港和汐止,直接停七堵。但是比起到東區有捷運可搭,臺鐵帶來的時常延誤,和錯過這班火車下一班車就會遲到的壓力,通勤的壓力大非常多。我有一次錯過火車,異想天開地搭捷運到南港後再叫計程車到七堵,結果就噴了4百多的計程車錢。不少朋友提到自行開車的選擇,但由於我自身財務規劃的理念,目前仍選擇搭車通勤。從我家到北車大約要半小時,北車到七堵一趟火車則要再半小時,但是加上配合班次的等待時間,我八點上班的話,六點半左右就得出門。相較之下,先前到國泰只要七點左右,甚至更晚才出門的生活,現在算是更操了。

峰迴路轉的定位
  記得今年5月還在國泰時,就曾問過我的現任老闆,到他的診所工作的話,會需要什麼樣的技能?當時我將我已拿到的所有訓練證明,及正在學習腹部超音波和甲狀腺超音波的情況跟他說。他說未來我在他診所工作,將是定位在跑居家業務和各種慢性病收案照護為主。腹部超音波的部份,當時是都交由擔任基隆市區診所院長的腸胃科醫師負責,應該不會有需要我的地方。至於甲超,他當時的態度是沒有很鼓勵我積極在他診所從事這部份業務。我那時心想,超音波的技能看來只能等到我日後若自行開業時才會用上了。
  萬萬沒想到,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我8月初甫到七堵診所上班,就傳出擔任基隆市區國泰家醫診所院長的腸胃科醫師已決定自行開業,而且是開在七堵診所附近,對老闆產生拉現有病人的競爭,老闆也因此立即面臨該由何人接手國泰家醫診所負責人的職位。老闆一開始就打電話諮詢我的意願,但是比起擔任診所負責人的薪水增加和頭銜,我心中先浮現的是各種接下負責人後的法律責任疑慮。當時也立馬詢問我所敬重的開業醫洪廷翰學長,以及和一些家醫科好友討論此事。我也諮詢一位我信任的七堵診所前輩醫師同事,因為我本認為是他最有資格接下院長一職,他坦承是因為他太太不支持而作罷,對於擔任老闆的合夥人,他認為應該沒我想像中的那麼複雜而危險,而且跟老闆合作的前任腸胃科醫師院長本身就是個很謹慎的人,連他之前都願意接了。老闆也很有誠意地在契約中註明若國泰家醫診所的所有工作人員產生任何民事責任,以及診所有任何欠稅或財務問題,一概由他負責。在百般思量及跟多位朋友和前輩討論後,我才決定接下院長一職
 
 我人生中的第一張名片:)
  為了避免之前來診所做腹部超音波的病患被前任腸胃科院長給拉走,老闆開始要我跟另一位診所同事接下腹部超音波的業務,同時,也開放讓我接一些甲狀腺超音波的業務。峰迴路轉的結果是,原本以為幾乎用不到的超音波技能,此時反而派上用場,反倒是原先老闆幫我定位的居家照護醫師,則因為診所少了一位醫師人力,所以暫時喊卡。在此感謝醫學中心國泰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的胡瑞庭主任黃祺鈞學長,以及內分泌科的黃莉棋醫師,在他們的帶領學習下,我才打好腹部超音波和甲狀腺超音波技能的基礎,如今能有所施展

半個基隆人無誤
  當初決定到七堵工作前,也曾考慮直接在七堵租屋以免去通勤之苦。我曾直接想借助身為地方士紳的老闆的人脈,請他推薦我在地的不錯房東,結果在基隆多處有房地產的老闆說,他在七堵正好有一棟先前曾出租過,但後來收掉,閒置幾年的小公寓。公寓內家具和家電等已清理掉,但是還存在套房的設置,浴廁仍有水可用,只是沒有熱水器,他可以不收租金提供給我使用,我只要付水電費即可。此外,我在跟一位診所醫師同事聊天時才發現,除了老闆,目前所有的受雇醫師都是住台北,大多也是靠火車通勤,並沒有直接住在基隆。所以我在爸媽幫忙下搬了簡單取代床的地墊、在當地買的小電腦桌、簡單的活動式衣架後就入住,將七堵住處定位為暫時的休息處,只有晚上有夜診且隔天早上要早診時,才睡在七堵。最初8~9月診所的工作同仁都很佩服我,居然可以夏天睡覺不用吹冷氣,我就靠著一台小空氣循環扇和水霧降溫器,加上有時只穿一條內褲睡覺就搞定。後來大方的老闆又決定將那處小公寓重新出租,因此還陸續幫我的房間跟其他房間一起添購了冷氣、小冰箱、電視、衣櫃、書桌、和一張大床,仍然沒跟我額外收房租,只收了水電費,我的一位醫師同事因此很羨慕我能有一間小套房可以住。
 

寬敞且機能齊全的小套房
  原先8月上班時,老闆是開給我上每週9診的班,不過,當時我就自己主動要求說,若有機會的話,希望能增加到每週10診,趁年輕時,給予自己更多挑戰、磨練和賺錢的機會。在國泰家醫診所前任院長10月底離開後,11月起就開始每週上10診,生活中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基隆,堪稱半個基隆人無誤
目前在台北、七堵、基隆市區三地跑,也開發出各種交通方式。像是往返基隆市區和七堵,由於在七堵等公車往基隆市區的不穩定性太高,我有次等了20分鐘還沒車來,只好噴了100多元計程車費,自此決定改搭穩定性較高的火車前往市區。至於從基隆市區回到七堵,則會從公車和火車二擇一,因為市區的二信循環站有顯示班次的到站時間,所以選擇相對有彈性,我時常會選擇搭公車回七堵。由於在國泰家醫診所擔任院長,大部分的診已從七堵改到市區,所以如何往返基隆市區和台北反而是最常面臨的狀況。感謝之前有位基隆藥商跟我閒聊,知道我住榮總附近時就曾提到,從基隆市區有國光客運會到北護,當時就心想,這真是太幸運了XD目前我當然就買了一張定期票悠遊卡,時常搭這班車往返。但是這路線班次較少,有時一旦夜診下班Delay時,甚至會讓我錯過最後一班車。除了火車外,我也發現國光從基隆火車站到北車的班次也很多,也成了替代選項。另一個問題則是我目前六日也都得在基隆市區上早診,但是北護-基隆的路線最早的車是7:00才開,到基隆市區那邊一定會超過8點,而且往基隆市區的火車班次比七堵少很多,所以我得另尋替代方案。幸好之前在圓山站附近抓寶時,曾瞥見圓山轉運站有往基隆的客運,上網Google才知道9006客運路線,成功解決這個問題。總之也花費許多心力和時間,才逐漸建立起我的通勤交通網,目前我的隨身筆記本也有一頁特別整理出除了公車外的各種交通工具班次時間,提供自己面臨各種狀況時的選擇依據。
 從基隆市區往七堵方向的公車都是4字頭

目前的瓶頸和挑戰
  目前我上班最大的瓶頸就是看診速度太慢,有時老闆看我看得太慢也會支援我,避免診所小姐們晚下班。曾經聽一位家醫科朋友說,他覺得離開大醫院到診所後,一診平均看20多個就覺得很多,但是我在七堵工作的診所一診平均4~50個以上,卻仍然無法達到診所工作夥伴們和一些病患期望的速度。記得某幾次診,我在4小時內拚命解決60幾個病患後,診所小姐淡淡地說我還要加油,因為冬天旺季不時會破百人……。除了因為速度慢不時會被病患在看診室外抱怨外,我也曾遇到一位老伯伯直接氣憤地衝進來對我吼說:「醫師你還要讓我等多久?」,或者有些病患不耐煩地直接當場退掛不看了。所以有時遇到小姐轉述某病患說要照上次某醫師開給他的藥再次拿藥(Do),我都會開心地略帶幽默地說「YesI do.」,因為可以快速地解決一個病患XD不然,有時花費時間幫病患詳細問診和身體檢查完,病患才說不然照上次的藥開就好了,心中真是OOXX
  認真分析思考過自己看病慢的原因,除了看診經驗和用藥思考偶爾會拖慢速度外,主要是我會忍不住向病患提到一些用藥之外的生活調整衛教。雖然我已經自己設計出關於感冒和腸胃炎的衛教單張,時常會發給病患讓他們自己看,以節省解說時間,其他單張也仍在構思設計中,但是一些大小細節,包括用藥的注意事項,有時總忍不住多講幾句。確實不少病患喜歡我詳細解說的風格,也成為我的忠實病患,但是正如一位診所小姐對我直言,有些急性子的病患就是不吃你這套,他只想趕快拿藥或打針就好,你提到的衛教他不想聽,也記不住,反而他還會因為你看太慢,講太多,等到不耐煩而生氣。記得8月某次在七堵讓所有同仁Delay下班時,一時心中愧疚感湧現而很沮喪地說:「若我無法符合這家診所的需求,不然就叫老闆把我Fire掉好了」。
  至今我仍覺得無法想像自己將來有辦法4個小時解決上百個病患,覺得60個或頂多70個就真的是我的極限了。雖然我也思考過一些契機,包含  1. 或許病患看多了,能夠了解某些病患的個性,及早區分出願意聽我衛教和性急的病患,盡快察覺出他們得來意和期望   2. 有些病患覺得我太年輕,沒經驗,一開始相對抱著比較質疑的眼光看待我,加上對老闆等其他資深醫師較為信任,若我的用藥和他們不同,會面臨比較大的壓力要解釋和說服他們。若過一陣子,對我較為信任,或許有機會改善。   3. 目前我改成主要在國泰家醫診所上班,這家診所的平均病患數約是七堵診所的一半,對我而言,Delay的機會小很多,雖然我現在幾乎都要在看診時,撥時間離開診間一下去做甲狀腺或腹部超音波,再回來繼續看診,所以人數雖較少,但仍會不時面臨時間壓力。

成長和收穫
  感謝建立龐大完整診所系統的老闆,各種慢性病的收案十分確實而積極,讓我也不斷地從實務中學習如何收案和申報偶爾也會遇到有趣的病例,包括一個全身皮膚癢的中年人,在另一家診所擦了快一個月的藥膏仍沒有好,我幫他仔細檢查後,懷疑是疥瘡,但我們診所疥瘡藥膏所剩不多,因此請他去看皮膚科,並麻煩他告訴我是否確實是疥瘡。結果後來他也有回電,感謝我有診斷出來。衛教的部份,曾遇到一位有胃食道逆流症狀的病人,在聽完我的衛教後,回去改善生活方式,結果沒吃半顆藥就搞定也曾遇到鼻塞很厲害的司機,聽了我的衛教戴上口罩後,鼻塞症狀大有改善有位老菸槍,太太勸了很久都不願意戒,聽了我的一席話後,卻願意戒了,連太太都大感訝異。

       接下基隆國泰家醫診所院長後,目前也已經開始負責診所健保的抽審業務,還會有更多的挑戰在等著我,就逐步慢慢地努力克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