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當天早上,臨時接到老爸傳訊說在嘉義的奶奶感冒4天還沒好,希望我開些藥帶回去給她,並且描述阿嬤的相關症狀。在過年前看診人數創下個人新高的62人次之際,我抽出空檔開了對於80多歲老人家而言,最精簡的3天份藥帶回嘉義。
回到嘉義,被嬸嬸特別提醒奶奶是個很不合作的病患,極度不相信西醫,先前醫師開的藥她都愛吃不吃,只有金孫我開的藥才能說服她吞下。身為看感冒經驗豐富的基層診所醫師,我也就接下這個挑戰,全力照顧奶奶的健康。白天奶奶都不太咳,但是晚上就格外厲害。
除夕晚上她沒喝咳嗽藥水,整晚不時咳幾聲,我半夜聽聞後試圖輕聲叫醒她,卻不見她有所回應。我還誤以為她這樣也能睡,直到隔天早上詢問,才知她根本整晚沒睡。初一晚上看她乖乖吃完藥粒和她認為很苦的甘草藥水,躺下去一陣子後還是咳不停,馬上挖她起來再吞下一次甘草藥水後,總算咳嗽的狀況比除夕晚上好不少,我也就放心去睡了。
初二早上詢問奶奶,她說她有又自己爬起來一次喝藥水,喝完後睡眠品質改善不少。我見帶回來的3天份藥即將吃完,便又開始重新評估她的狀況,身上沒帶聽診器,但是耳朵貼近她的背,卻聽見明顯氣喘般的喘鳴聲,一整個傻眼,開始擔心該不會砸了自己的招牌,用藥太輕,結果最後還弄到要送奶奶去急診。幸好此時叔叔提醒我嘉義老家附近的藥局似乎有開,要我不如直接去那邊拿藥。
藥局的藥師是在地人,跟叔叔也算熟,叔叔簡介我是醫師後,我便開始跟他進行溝通,確認藥局有哪些藥物派得上用場,進行搭配組合。花不到三百元買了3天份的藥量後,回到家仔細盤點後,仍發現漏了幾項,當天又跑了一趟,可惜仍有一項藥品藥局剛好沒有。本想請他幫我分裝,他卻直接送我個藥盒,讓我自行分裝。花了一番心力,總算完成分裝藥品初體驗,感受藥師日常的辛苦。
排完第一次後,開始巡查時仍發現漏掉一兩顆,反覆巡幾次才總算放心:)
晚上趁著到嘉義市區用晚餐的機會,跑了兩家市區的藥局,總算問到該藥局有我想用的藥品,但是該市區藥局的藥師卻說那是處方用藥,無法賣給我,即使我表明我是醫師,仍無法取得該藥品。
不料,即使重新設計用藥組合,加重用藥強度,初二晚上奶奶卻咳得更厲害,而且一直發出明顯的氣喘般的喘鳴聲,我有再幫她追加幾次咳嗽藥水,和止咳藥粒,但是卻仍壓不下來,最後只好勸她乾脆坐起來靠著牆壁休息就好。整晚奶奶幾乎都沒睡著,除了持續觀察她的咳嗽和呼吸聲,我也一直擔心她的病況該不會已進展成肺炎,想到在爺爺、外公外婆過世後,奶奶已是嘉義僅存的大長輩,若自己搞到嚴重到要送急診或住院,還真是對不起家族的人,一想到這些,我也斷斷續續地沒睡到幾個小時。
初三一早,趕緊又到藥局去買了體溫計,還好量起來奶奶並沒有發燒,頓時覺得心中的重擔壓力放下了。藥物的部分則又加上了抗生素,避免最擔心的肺炎出現,而且準備好7天的用藥,因為我初四就要正常上班,中午過後就要北上,而趁著我能說服奶奶乖乖吃藥的時候,提前布局後續的狀況。
開工後的幾天,詢問十分貼心且善於照顧人的堂妹,關於阿嬤的後續情況。總算在後續幾天奶奶的咳嗽有控制下來,精神狀態也一天比一天更好。
繼去年叔叔意外頭破血流受傷後,今年春節又再次面臨家族成員健康照護問題的挑戰,所幸還是有驚無險地度過了:)
驚喜地驗證社區藥局是守護在地居民的強大倚靠:在地區診所醫師休假的過年期間,它們仍照常營業,在我拿藥的過程中,不時有民眾上門,向藥師描述自己的症狀,他便馬上拿出相對應的成藥解決民眾的健康問題。先前在花蓮慈濟家醫科接觸偏鄉醫療時,就曾聽一位醫師提到在山地偏鄉地區的雜貨商店,設立簡單藥局據點的重要性:可以避免民眾常見單純的感冒和腸胃炎等小病,因為沒藥物使用而拖成肺炎、脫水休克等重症。在嘉義鄉下老家附近的這家藥局,藥師就住在樓上,同時也兼賣一些簡單雜貨,充分接地氣,成為厝邊隔壁鄉親的健康守護者。感謝!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