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下午3點多,我在嘉義老家2樓閱讀著。突然堂弟妹呼喊我趕快下樓,因為三叔受傷了。下樓後看到三叔滿臉是血,由小叔攙扶著,走路一跛一跛,趕緊問阿嬤急救箱在哪。小叔迅速地跳上休旅車,要我跟護理師堂妹一起上車,直接送他去醫院。上車前我初步評估了一下傷勢,發現主要是在三叔的右眉上方有道4~5公分的撕裂傷,已經皮開肉綻,看起來得要縫合才行,傷口已有血塊形成,因此幾乎沒再流血了。右腳踝則沒有明顯紅腫,看起來像是扭傷的略腫。三叔說他也有撞到右肩但目前還好,不怎麼痛。
到了灣橋榮民醫院急診,血壓心跳等生命徵象量起來沒什麼問題,如推演般三叔回答說他近10年沒打過破傷風,急診護理師簡單清洗傷口後,急診的醫師也說這傷口需要縫,但是他們今天沒有外科,幫我們用紗布蓋起來後,要我們轉送嘉基或聖馬爾定,讓我們退掛。話說當時急診櫃台沒人,要改由櫃台對面的藥局藥師處理掛號,一眼望去急診就只有一醫一護,也還有另一兩個病人,他們的確人手不足…。
抵達嘉基後,急診醫師一聽到灣橋榮民醫院急診的醫師要我們轉診,就碎唸了一下,怎麼能說什麼沒有外科就不縫合,急診醫師都會縫傷口,這傷口應該在灣橋那邊簡單縫合就能處理好。我心想:若給我乾淨的針線、麻醉針劑、藥膏,我也很想自己動手縫合。話說我猜灣橋的急診醫師可能是內科支援的,未必是真的急診醫師,所以若太久沒動手縫傷口,可能也會有些怯步。
嘉基急診醫師問完受傷經過,便按照急診外科常規,開了X光照頭骨、右肩、右腳踝,要我們去藥局領回Spersin藥膏跟破傷風疫苗,然後找張床讓三叔躺著,說要等骨科會診。我跟三叔說,急診醫師應該會先處理其他急重症的病患,等有空的時候才會來幫你縫,骨科醫師超忙,會診骨科可能得等較久的時間。我和小叔幫三叔測了一下右踝和右肩的關節活動度,發現都還OK,只是三叔若舉起右手過肩往背後時有些疼痛。小叔後來接到電話,說阿嬤想過來嘉基一趟,讓我緊張了一下,趕緊要堂妹和小叔拿擦手紙沾水幫忙把三叔臉上的血跡擦掉,不然阿嬤看到肯定會發瘋罵醫師沒處理好…。此時隔壁床的家屬好心提供我們濕紙巾,實在就甘心!
幸好骨科醫師蠻快就出現,便找我們去解說病情,小叔有主動提到我是醫師。骨科醫師開始秀X光片跟我解說,三叔右側Humerus(肱骨)上端出現一道裂痕,他若做Supraspinatus(棘上肌)肌肉的動作時可能造成傷勢惡化,要先用三角巾吊起右臂保護著,並且避免做出右臂上提的動作,得要讓別人幫忙他換衣服等等。右踝則算是一般的扭傷,骨頭沒有特別的問題。建議2周後要回門診追蹤X光,要休養1個月才會好。我不禁感謝灣橋榮民醫院醫師要我們轉嘉基,感謝外急的標準常規就是會幫每個受傷的部位照X光,不然我也以為只有臉部的撕裂傷要處理,沒料到右肱骨上端竟然出現骨裂的傷勢。
在外急處置室縫合完傷口,外急醫師簡單向我們解說開了抗生素和消炎止痛藥,傷口每天換一次藥,約了初四上午回骨科和神外的診看傷口。幸運地我們在7點多便回到老家,還能順利地圍爐。回家後,我就問說有想要聽三叔傷勢的大家集合一下,護理師堂妹馬上笑說我要開始病解了(解釋病情),轉述關於傷勢和傷口照護的重點給大家聽。突然覺得當醫師挺不錯的,可以清楚地理解和講清楚其他醫師的處置思維,也能適時穩住家人們的心,避免不必要的慌張。
PS:三叔這幾天右肩一直用三角巾保護,家人們幫忙他吃飯移位等等,右腳踝經過冰敷和熱敷後腫已經消很多,右眉上方的縫合傷口也沒什麼特別的狀況。初四早上陪三叔到嘉基回診,右肩X光片看起來骨裂沒有變化,代診醫師開了1個月的藥,說1個月後再追蹤X光,預計要休養2個月才會好。初四晚上6點在台北有我期待的高中同學聚餐,本來預計1點前要離開嘉義,沒想到在嘉基從9點等到1點多才看完,出發要回台北時已是2點,剛好高乘載管制已解除,高速公路塞到爆,5點左右還在台中附近龜速前進,老爸只好臨時改送我到竹北搭高鐵趕回台北,趕到餐廳時已經7點,幸好還是有跟大家聊不少,尤其大夥一同集思廣益挖出一些高中的趣味回憶時,超H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