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2017年終守住荷包的二三事



  轉眼間就到了2017的尾聲,但是在下我卻三番兩次地遭逢破財危機,所幸仍化險為夷,謹以此篇記念之:
機車被移出停車格而慘遭開單
  上週五早上一如往常地將機車停在北護正門口其中一側的停車格中,之後搭上國光號前往基隆上班。不料傍晚下班後回到石牌,驚見愛車被挪動,而且屁股被綁了一張違規停車的舉發單。當下怒氣狂飆,因為本人騎著愛車縱橫大江南北歷經八載,用側腳架停車的次數不到5次,所以很明顯車子一定被人挪動過,而且還停得很醜很誇張…。


  生氣之餘,想起先前曾聽過廣播還是看到電視新聞,有警察交通大隊的隊長分享說,其實若機車停在停車格側邊的格線旁,被開違規單,可以申訴說自己是被他人移出停車格而被冤枉,通常有辦法申訴成功 [但是不成文的慣例是,半年內大概只能容許一次這種情況XD]
  我本來已撕起違規單,又把它擺回去,然後立馬拍下現場照片,尋著舉發單上面提供的臺北市政府單一陳情信箱,當天晚上就理直氣壯地,將現場照電子檔和簡單的案情陳述寄送到陳情信箱,等候申訴的結果。


  結果事實證明該交通大隊隊長的話是真的,34天後收到email回信,成功地被撤銷了舉發單,守住了荷包錢600元!


救回遺失定期票悠遊卡中的儲值金
  自從擔任基隆市區診所的院長一職後,目前都時常搭北護到基隆的國光號通勤,之前還在國光號的基隆車站據點買了張該路線的回數票悠遊卡,存了市價破千元的點數在裡面。不料,之前竟不慎弄丟了該張卡。弄丟卡之後,一度意志消沈,曾一陣子賭氣地不願再搭乘該條路線,也曾想過日後純粹靠一般的悠遊聯名卡上下車就好,以免多了一張格外的悠遊卡需保管,而增加弄丟它的風險。然而,後來冷靜沉思後,還是決定重辦一張回數票悠遊卡,畢竟長遠來看一定比較省,而且想再次挑戰自己保管東西的能力和決心。
  下了重辦卡的決定後,我到櫃台提出申請辦卡,然後抱著一絲微弱希望地,刻意帶到說我之前曾辦過一張卡卻遺失了,異想天開地期待著能不能盼到櫃台小姐回答我,剛好他們之前有拾獲一張回數票悠遊卡,恰巧能物歸原主XD但是,另一個我意想不到的驚喜卻出現了:他們出的這種回數票悠遊卡是有記名的,所以當初我申請時還有填了一些基本身份資料,而我現在只要再花個100元的工本費申辦一張新的卡,然後填好遺失表單,三個工作天後,便能將之前存在前一張卡中的點數追回來!最近我有再去確認過,果真前一張卡中存的點數已原封不動地被尋回,真是太開心了!


自以為的逃票XD
  從今年8月一開始在七堵的診所工作起,搭臺鐵通勤是必備的日常。即便現在主要是在基隆市區上班,但是一週仍有3個診次得在七堵上班,所以一週仍有2次得傍晚下班後從七堵搭火車回台北。之前便常遇到臺鐵誤點,也曾聽過一個說法是,正因為臺鐵常誤點,卻少有立即性的補償措施,所以相對應的,不太會抓民眾的逃票行為再加上,從七堵到台北的自強號時常中間也就只停松山一站,因此我每次都認為從七堵到台北之間,絕不會發生列車長查票的事情
  沒想到搭了這麼多次,竟於幾天前在自強號上碰到列車長查票QQ當下曾天人交戰,想到是否要立馬轉身躲到廁所裡規避查票,但是後來想想逃了這麼多次票,難得給人逮到一次,就乖乖認栽當個好公民。等列車長到了跟前,只好心虛地說我要補票,列車長立馬拿出補票機,問我說從哪一站上車的,我說七堵,並掏出我的悠遊聯名卡,準備接受殘酷的破財時刻XD不料列車長刷一下悠遊卡,確認我確實是從七堵進站後,竟然說:「先生你是希望臺鐵頒發個中華民國優良國民證明給你是嗎?」「使用悠遊卡除了普悠瑪、太魯閣號和團體列車外,區間車&復興號&莒光號&自強號等四種列車皆可搭乘」我當下完全傻眼,我一直以為刷悠遊卡只能搭區間車,否則就是逃票。
  回到台北後,仍疑惑地看了看出台北站時,票價仍然只扣了區區30元,還是很疑惑說列車長所說是否為真,因為這票價仍不像自強號的,而是區間車的車價。我向來一直認為是因為台北車站是超級大站,南來北往的火車太多,所以即使自行刷悠遊卡卻升級搭自強號,出站時閘門系統不可能設計的那麼有智慧,能抓出說你其實是搭自強號,所以每次都能「逃票」成功
  結果後來在捷運上Google了一下相關訊息,才發現是我錯了,列車長說的並沒錯,臺鐵本來就有優惠說悠遊卡可以搭非團體列車的自強號以下之各級車種,而且能享有區間車九折的票價優惠,除非是搭乘自強號超過70公里的行車距離,才需另行補票。結論是,以後可以光明正大地搭乘自強號往返基隆和台北之間了XD




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

借閱王



  上週抽空回陽明大學圖書館領取2017年度「借閱王」獎項,本以為像之前一樣,大概是排在第6~10名左右,沒想到到現場簽名時意外得知自己是第1名!不得不截圖一下以示紀念XD

  頒獎典禮現場遇到圖書館館長,她提到這些年他主導的一些變革,包括把常用的書籍從3樓搬到2樓,把較少人使用的冷門期刊等移到3樓,舊書移至偏僻角落甚至報廢,以便容納更多的新書。種種改善使用者體驗的措施,這些年下來,身為資深圖書館重度使用者的我都感受得到。當然,頒獎時,主持人提到我是101年就畢業的校友時,心頭還是湧現一股滄桑感XD
  正如同名作詞人方文山所提到的:「閱讀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一件事」,作者動輒花35年才能完成一本書,甚至於畢生的心血,我們只要靠閱讀的方式,就能將別人的心血轉化成自己的知識,這不是相當高的報酬率嗎!
對於我而言,透過讀書也是增進國際觀的一種方式,因為生活中各式各樣的主題,在每本書作者的詮釋下,都能產生不同的面向與觀點,尤其我讀的書常常作者都是外國人,過閱讀,文化差異所帶來的全新觀點,便能一絲一絲地融入於我的腦中有個表弟就曾對我說,他很喜歡跟我說話,因為我看事情的面向很廣,觀點比較多元
  不過,雖然我因為閱讀帶來的視野和文筆成長讓自己和周遭的人很有感,這次我卻想順便記錄一下,我曾做過和書相關的蠢事、趣事和壞事?!:

甲地借,乙地還XD
  之前實習的時候,時常會同時跟北榮圖書館以及陽明大學圖書館借書,有時候手頭邊一次就會有20幾本書。某次我帶著一堆書去陽明還書,館員刷到某本書的條碼時竟然沒有反應,我馬上就知道之前擔憂的情況果然上演……我誤把北榮的書拿去陽明還XD

消失的劃記
  服兵役當醫官的那段日子,除了鍛鍊診斷開藥的醫療實務外,最大的收穫便是把握在醫務所待命的時間看書。當時每次難得從苗栗頭份被放出來後的重要代辦事情,就是趕回台北,把握圖書館有開的時間,將書於期限內歸還,並且換借下一批的新書。由於我看的都是非文學,偏應用類的書,因此看過的書都必劃線紀錄,挑出重點,方便自己複習時能快速地掌握該書的精髓所在。圖書館借的書我也照樣劃記,但是每次都會將劃記的重點KeyWord檔保存後,再將借來的書擦去劃記後歸還,或是覺得書值得學習的點太多,乾脆直接買新書回家,再照之前劃記的重點標示之。
  在軍中會失去大部份的自由,所以有次就出現了讀完某本書,剛使用墨水可被擦去的擦擦筆劃記,卻需要馬上將書還回去以免被罰款的情況。當時因時間緊迫,只有擦去1/2左右的劃記,心想等之後再借回同一本書,到時再擦去剩下的劃記隔了一陣子,終於再次借回該書,將剩餘的擦擦筆藍墨水劃記消去後,便帶去圖書館歸還。還書時店員劈頭就問:「你之前借這本書的時候書上有劃記嗎?」我回答:「沒有」,並問道:「是有人投訴書上有劃記嗎?」她說:「沒錯」,她於是又翻了翻書,卻發現書上沒有劃記,就沒在說什麼。好險XD我第一次知道原來這種事也可以投訴,之前若發現借來的書上有劃記時,我只會暗罵沒公德心。

在書店作筆記被逮到
  同樣是在當兵的那段日子,當時除了借書多,也很常逛書店買書,有時從頭份搭客運回到台北轉運站後,第一步不是回家,而是晃到重慶南路逛逛書店。有次在書店時,發現一本不錯的書,但是書中我覺得有收穫的觀點可能只佔書的1/7左右,所以我並不想把書買回家佔空間。此時的我異想天開,而是就白目地在書店中拿出我的筆記本,然後翻到我覺得收穫的地方,將那段話照抄到我的筆記本上,後來被店員發現制止,我就慚愧地離開那間書店……。

薦購大戶
  有陣子很熱衷於買書,我在博客來因此一下子躍升為鑽石會員,但是近幾年比較務實,發現自己看書的速度根本追不上買書的速度,而且又看了零雜物、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等書,反而還主動開始把過去許多買來還沒看的書上架到二手書店賣掉。後來我採取的策略便是,收到金石堂、博客來、圓神出版集團寄來關於各種新書的電子報,當發現其中有讓我怦然心動的好書時,不再是像過去自己衝動地搶著買下來,而是先推薦給陽明大學圖書館去買,通常最慢3~4個月後(最快有時1~2週),我就可以從圖書館借回來看。由於每次我薦購的書,很少被打回票,所以我便逐漸變成陽明大學圖書館的薦購大戶。
  某次我在陽明大學圖書館借書,館員一看到我的名字,就說:「原來你就是陳OO啊,我時常看到你推薦圖書。」我一聽,有點心虛地表示:「不好意思,我若看到一些好書就會想推薦,因為陽明大學圖書館的薦購系統實在太強大了。我會不會推薦太多書而造成你們的困擾?」她回說:「不會啊,我反而很感謝你時常推薦新書,這樣我就省去很多心力找新書來買。」又問:「你是從哪得知這麽多的新書?」我:「大部分人都是訂閱購物的電子報,但是我都是訂閱書籍相關的電子報,因此常常能掌握最新的出版資訊


  雖然意外地成為陽明大學圖書館2017年度借閱王第一名,但是比起名次,還是更期許自己要能將叢書上學習的知識應用出來,才能真正達到最原始看書的目的!否則,這借閱王還真的只是個年度最佳圖書搬運工而已XD